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研究方法─Week 13

Week 13 難得一見的Kuhlthau教授

認知面

從我上了研究方法課開始,美美老師就不斷的講到
Kuhlthau教授的ISP模式,後來Foster老師上課的時候,也不斷的使用ISP模式來做例子,ISP模式可以說是我在研究所接觸到最多的一個理論了。

機會很難得的,ISP模式的作者
Kuhlthau教授,被我們邀請來師大參加這個非正式的演講,果然看到了本人,感覺真的很有學者的氣質(我也不知該怎麼講...),這讓我想到作質化研究的老師們好像都有同一種氣質,是一種細膩的、溫柔的、觀察敏銳的一種氣質(如美美老師、珊如老師、和Kuhlthau等...不過純粹是我的感覺)。

Kuhlthau教授不像是Foster老師會刻意放慢講話的速度來讓我們聽懂,所以在聽講的時候有些吃力,好在之前研究方法課的不斷複習,大概可以知道Kuhlthau教授講的內容,主要是在解釋她的ISP模式。

從自己最好奇、最密切的關係著手

Kuhlthau她一開始會做這個題目的原因,是因為她發現她的學生在作報告的時候,可能會有許多的反應,可能是在認知、行動或是情緒上的改變(也「剛好」是我們心得的格式耶),她對這樣的現象開始好奇,她自己也沒有想到,最後的研究結果會變成現在的
Kuhlthau Model」。美美老師在此下了註解:「許多成功的學者都是從小地方開始」,這讓我想到一位大學老師說的話:「偉大的學者都是將複雜的現象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出來。」又想到我們自己,有時候是硬要將「簡單的現像用一句複雜的話說出來」,像是有點矯情做作,也失去了我們做研究的目標。

前陣子在做質化Investigation海報的時候,有大概讀了幾篇黃慕萱老師的文章,我發現許多「好的研究」,竟然是這麼簡單易懂,不但不複雜,並且清楚的「告訴」我們這些道理,也許這跟文字表達有關,因為我覺得文字表達要夠簡單到讓別人看得懂,也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行動面

所有人的表現都不一樣,要怎麼去判斷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甚至是成為一個理論?

聽完了Kuhlthau教授簡短的演講以後,我成為發問的第一個先鋒...,上述這個問題也是我平常思考時的一個疑問,每個人的差異性這麼大,要怎麼去認定最後的結果是個普遍的現象呢?

Kuhlthau教授給我了回答:她先蒐集原始資料,再將這些資料編碼,最後找出這些資料間相似的pattern,最後就可以歸納成一個模式或是理論。不過她在研究中也發現,研究對象的表現確實有些跟研究結果的模式不太一樣,這時就可以再深入的探討,不同類型的學生,可能會有怎樣的表現。

要找出一個pattern,大概可以從個人間的相似性著手,這時可能會忽略掉人與人間的差異性,也就是說,這個pattern的意義,是指「普遍是這樣」或是「大部分的人會這樣」,要探討差異性,可能可以再另闢一個問題來探討了。

後來大狼同學也問了幾個問題(我的理解是這樣,若有錯誤的話再修正...),一個部分是基於他個人角色所問的(如何幫助學生),另一個部分則是理論部分的比較(與採草莓理論),Kuhlthau教授的回答簡述如下:

如何教育學生,讓他們更快的步入formulation的階段

  1. 多與學生溝通互動
  2. 可用製圖表的方式幫助了解
  3. 學生的文字表達訓練(如作文、心得)
採草莓理論V.S. ISP模式

每個資訊行為模式所針對點都不一樣,採草莓理論主要針對的是explore與collection這兩階段的探討,ISP模式則是一個全面的理論,但Kuhlthau教授也提到一點非常重要的部分:ISP模式是一個針對「完成任務」這種情境的理論。

感受面

這陣子我在幾個大型的場合上舉手問問題了,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突破。從前的我對於舉手發問這件事,是非常害怕的,甚至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不過上了研究所,有許多機會可以讓我練習。從第一次的發問開始,心跳加速、緊張、結巴...等等情緒上的反應,雖然很不好受,但結果是讓我高興的,我始終還是可以突破自己,縱使我的個性很害羞、靦腆,不過我還是可以做到的,或許我可以在研究所的過程中學到更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