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0日 星期一

研究方法─Week 7

Week 7 實地研究

認知面

這禮拜上課的內容是質化的資料的收集,以實地研究為主,老師也不斷提醒我們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概念上的差別。

質化研究(民族誌)與量化研究的差異

實地研究(我比較喜歡稱做民族誌)第一個重點是「自然主義」是在自然的情境下了解事件的深層社會意義,所以質化與量化的研究在取得資料的控制上就有根本的差異。

質化研究:直接觀察自然現象
量化研究:設計後控制的現象


第二個重點是在意義上解讀的差異

質化研究:事件意義的解讀。被觀察者觀點(無理論架構)
量化研究:研究者的解讀。研究者觀點(有理論架構)

Foster老師在這裏舉了一個例子:甚麼樣的問題會激怒學生?

質化=直接觀察自然情境;量化=設計問題來問學生

問題:民俗誌研究者是否不必帶著問題意識進入場域,而等到觀察以後才開始產生問題?還是需要先有問題意識,才去尋找適合自己問題意識的場域進入?

上面的問題我認為是需要有問題意識的,但上課老師有提到是經過觀察以後才有假設,但在這之前需要有一個大問題的方向。是不是可以說,民俗誌的研究只要先有方向(如要進入哪個場域、主要觀察的部分等),細項的問題與假設是在進入場域中觀察以後才發想?

民俗誌的基本概念

民族誌顧名思義,就是在描述民俗或人群,而方法是直接進入場域,透過觀察、訪談等等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而它的優點為在較小的群體中可獲取詳細的資料,但在大的群體中則不適用,所以同時也是它的缺點。

在進入場域時,研究者要從圈外人轉變為圈內人,要進入這場域人們的生活,並融入他們的文化,以同理心站在被觀察者的立場思考(但不能有同情心)。老師也提醒我們,在做研究時不能太入戲,要避免成為Natives(當地人),原因我認為一來是研究的觀點受到影響,二來式結束研究時難以抽離,對該場域的人可能造成傷害。

行動面

這次田野調查的作業,是要我們到圖書館進行一小時的觀察,並練習寫下各種筆記。

重要步驟

1. 觀察:觀察場域、人、事情、節奏等。

2. 推論、分析。推論或分析是觀察者基本的假設,所以必須要驗證,這時就需要進行下一步的訪談。

問題:有人在課堂上問到,民俗誌的訪談是不是深度訪談?Foster老師的回答是,在自然情境下的訪談,本身就是一個深度訪談。但對於訪談的類型與差異我還是不太懂,雖然知道個別的意思,但是它們彼此的關係到底是怎麼樣的呢?像是深度訪談、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訪談、開放式訪談、調查訪談、實地訪談。

在這裡先自問自答,我認為是這樣的關係

調查訪談: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訪談

實地訪談:深度訪談、開放式訪談

不知這樣是否正確?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類型的訪談?(焦點團體算是訪談法的一種嗎,還是另外獨立出來的方法?)

實際作業

我在圖書館二樓期刊室觀察了一小時,注意力放在坐我對面的三、四個人身上,我發現寫觀察筆記很有趣,因為很少人會這樣注意人們的一舉一動,舉例來說,有個女同學坐在我對面的位置,她只是一直低頭看書,就這樣看了一個小時(中間有外出一會),平常看到這樣的一個人通常不會有甚麼感受,但這次經過細細的觀察,發現她不斷的撥弄頭髮,低垂著頭,所以我推論她覺得非常的枯燥、坐立難安,最後分析我解讀為「一般人都覺得看書很枯燥無味(雖然非常的以偏概全...)」。

另外一個同學,也是無心看書,而且不時起來走動,並探望兩旁,最後走到隔壁桌的桌子上留了紙條,我推論她是在等人,經過驗證(我去看了她桌上寫的紙條),的確是這樣...。

課堂上有同學問說怎麼避免霍桑效應,我覺得可以採用的方法應該是沒有限制的,只要不讓觀察者知道他是被觀察對象,或者是觀察者融入被觀察者的情境,讓他們習慣觀察者的存在就好。

感受面

大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紀錄片,叫做「貢寮你好嗎?」,作者是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碩士的畢業作品,主要是探討核四的議題,跟著貢寮的居民,在旁以影像記錄他們的煎熬、奮鬥。我覺得這應該就是一個民族誌的方法(或許所有紀錄片都算?),影片內容包括了從旁觀察,經過研究者的組織、整理,篩選出要呈現給觀眾看的畫面(但或許這樣已經摻雜了研究者的觀點?同時也不夠客觀?),還有許多訪談當地居民的片段,整部片給我的感覺,就是在描述一篇文本,敘述文化,不就也是民族誌的精神嗎(但我些許的覺得經過再製已多少失去了自然主義的精神)?
或許我們在做質化研究的時候,可以想像是要拍攝一個紀錄片,把畫面挑選、剪輯,不過最後呈現的是一篇文章而不是影片而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