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Week 11 Foster老師的文獻探討與質化編碼

Week 11 文獻探討與質化編碼

Foster老師已經帶我們上了一、兩個月的課了,英文授課真的挺辛苦的,從一開始完全聽不懂,到後來勉強可以聽懂五成(雖然還是很辛苦),英文聽力的部份進步了不少。不過Foster老師所教的當然不是聽力,而是「質化研究方法」,而這禮拜,老師也跟我們分享他的一些研究和作研究的一些思考,主題是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的基本理論Foster老師在社會科學研究的課程中已經講述過一次,此再複習一次:

為甚麼要進行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基於知識會累積的假設,可以由其他研究者處,分享一種集體式的努力,而研究者再閱讀報告並比較、再製或批評其缺點。總之,文獻探討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找出與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品評其優缺點。

文獻探討的類型?

1.自我研究的回顧(self-study review)
2.脈絡回顧(context review)
3.整合式回顧(integrative review)
4.方法論的回顧(methodological review)
5.理論回顧(theoretical review)
6.歷史回顧(historical review)

Foster老師在講解文獻探討這部份的觀念,有部份是重複的,不過這次老師的時間較充足,所以舉了比較多例子供我們瞭解,各種文獻探討類型的定義之前已整理過,以下再將我認為的各種文獻探討類型的用途,在論文中各個結構的呈現來定義:

由上表來看,脈絡回顧建立文獻的相關性與背景說明,並顯示目前的研究的背景與各種觀點,提出某種研究某個問題或未解決的衝突。通常放在文獻的開端。例:葉乃靜老師文章的摘要。而歷史回顧則是回溯某一議題的發展,看起來可能像是某一主題的相關統計(應該也可以是敘述性的),提出前人研究知識的累積情況。可以用來說明研究的背景以及動機,也可在文獻探討中呈現某一主題發展。

自我研究回顧
,主要為確認自己研究的領域和方向,進行相關文獻的探討,以增加作者的信心。通常在研究計畫階段,用於評估自我的研究,並將自我的研究整理組織,以產生更好的創意。

整合性回顧則是作者對某一主題的相關文獻回顧,並做出摘要與簡介,提出文獻中其他作者的正反觀點。例:論文文獻探討第二章、個別出版品(年度評論)、Foster老師2006年所寫的文章。

理論回顧顧名思義就是以不同的理論來解釋同一件事,作者需將兩種或以上的理論加以整合,或延伸提出新的議題。

該怎麼做好文獻探討?

從Foster老師分享的經驗中,他提供我們自己的方法,首先研擬主要標題、次要標題,並將次要標題的文章放一起閱讀討論。通常他會將許多篇文獻一起攤開放在桌面上,然後同時閱讀,並從中找出關聯(當然一定會有紀錄的動作),老師也說,要把一篇文獻探討做好,基本上需要花6個月以上的時間,這讓我們覺得,只花一兩個禮拜作業的文獻探討,其實是不合格的。我們可以從Foster老師身上學到許多作研究的態度以及方法。

質化編碼的方式

另外,Foster老師堅持要把質化編碼的部份教完,編碼的方式共可分為三種,為開放編碼、主軸編碼、選擇編碼,之前的課程中只講解了開放編碼的部份,關於主軸編碼與選擇編碼仍未教到,所以老師就趁演講結束後還有一些時間來進行後續的教學。

因為剛好我們的小組海報的作業就是作紮根理論的編碼,所以對這三種編碼方式算挺瞭解的了,所以在上課時,也比較能夠聽懂老師所表達的,編碼的筆記之前也有整理過了,如以下所示:

Step 1 開放譯碼(open coding)

開放譯碼的過程,首先要把概念抽解出來,而對象是原始資料本身。既然叫做開放譯碼,我的解讀是先將一堆原始資料編碼(即以概念命名,譯碼的練習,CO=complain, WI=wife, MO=motivation),再根據資料的概念性質給他一個適當的命名。而質化研究的測量就是觀察記錄,研究者就是研究工具,所以研究者需要分析解釋原始資料。

Step 2 主軸譯碼(Axial coding)

主軸譯碼的對象是開放譯碼經過命名的編碼,其內涵是將概念重新組合,可以把原來已經過命名的概念,變成有階層式的概念,或是把概念變成有前中後順序的組合。
這樣的過程會產生一組的理論,概念與概念的關係又會呈現出來,所以又叫做紮根理論的過程。

主軸的意涵:有順序的(可以時間作為主軸順序) 、群集的
e.g. marriage →after and before marriage

Step 3 選擇譯碼(Selective coding)

從原始資料選出可以解釋編碼意義的文句,如練習中將CO,WI,MO等對應到原始資料是第幾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