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12 眼花撩亂的海報展
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奮鬥以後,終於等到今天了。想起我們前一天才將我們努力的心血印製出來(看起來真的很棒),將海報掛起來欣賞,不過或許我們做完海報以後有點放鬆...所以海報展當天的表現顯得不是非常好...
不過我對於我們這組的investigation還是很肯定的,畢竟花了許多時間與心血,而且其中的內容我們也有自信不比其他組差。在聽過所有同學報告一輪以後,我發現我們除了分析文章的數量較少以外,在分析的深度還是我們比較好(當然要對自己的東西肯定囉!)。但是聽著其他組的報告,洋洋灑灑五張海報黏在牆壁上,其實光看海報看不出什麼端倪來,所以presentation就變得相對重要的多,要如何把我們所努力的過程像說故事一樣的描述出來,讓大家都可以覺得,「你們做的真的很棒!」這其實是需要下功夫的,不過就像上面講的...我們在海報印製出來就自以為已經結束了,所以對於presentation不是那麼在意(因為我們想說海報展嘛,就是讓大家自己看,再由我們來解說),這是我們這次報告中非常可惜的地方。
再來說說別組的海報,我還是對於我們的海報報持很大的肯定(不管怎麼樣都要先有自信...就算是做得最爛的...不過我們做得很好),以下就分為幾個要點來討論:
一、海報設計
首先,是最外表的東西,海報看起來的樣子,這點,我百分之百的覺得我們的海報比較漂亮...不過我們海報的安排上還是有缺漏,因為只有我們是用直式的海報,所以在閱讀邏輯上可能跟其他組不太一樣,或許我們在閱讀的邏輯上可以安排的更好。
在海報設計上我也很喜歡易耿他們那組的,看起來不花俏,簡單明瞭,在報告時也可以抓住整個調查的邏輯,會獲得第一名不是沒有道理的。
二、文章數量
閱讀文章的數量也是老師的評分項目之一,相較於其他組,我們分析的文章簡直是少之又少(只有14篇),不過我們找到了自圓其說的方法,因為我們要分析紮根理論的編碼方式,而分析與編碼的內容只會在論文中出現(期刊、研討會論文不會放這麼詳細的資料),剛好,博碩士論文所有符合我們分析的文章僅只14篇(當然在這之前還經歷過了一段篩選的歷程,總文章數近100篇),就是這樣,一個分析「在台灣」的調查就這麼剛好的順理成章...
不過,我還是對於閱讀很多文獻的組員抱著欽佩的態度,如易耿組的700多篇原始文獻,大狼組的60多篇分析文章,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夠拿到第一名與第二名頭銜的原因。
(PS.在這裡並沒有忽視XX組的其他組員,只是在打的過程比較好表達而已...)
三、研究方法
總的看下來,「好」的調查通常是比較大範圍的調查為主(像上面兩組),當然還有如美美老師所提的,「問對的問題」,這是我們需要再加強的,但在理論的著墨上,我仍舊認為我們是做得比較深的。我們先將題目分為四個子題,先去了解資訊行為、紮根理論、歸納與演繹、資訊行為的研究為何要用紮根理論,並且從各種文章中抽取字句,最後整合內化成我們的定義(這個部分是我們調查的精華,跟其他組相比我們花了較多時間在這上面),雖然這可能在最後呈現上看不到,但我覺得,這才是讓我們真正學習到的東西,透過四個子題,組員互相討論,面臨無法生出結論的窘境,我們絞盡腦汁生出了許多方法整合上述四個主題變成我們的結論(雖然這個做法與Foster老師的想法背道而馳...),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如何評斷一篇文章,發現理論的要件,並且可以評斷這篇文章所用的理論是好是壞,這是相對其他組我們花費較多心力的部分。
四、質的調查還是量的調查?
這次海報展的主題都是以質化研究方法為主,但還是可以將調查的內容分為兩種:質或量?
會這樣分的想法是,如同學術上量的品質優於質的品質的刻板印象,這次的贏家似乎也是這樣(我也不能確定這樣的想法對不對),似乎在文章數量較大,進行統計分析的調查較占優勢,但我這裡提出一點小小的控訴...「他們是對於研究方法的判別以及找出現象,我們則是對研究方法進行剖析,將文章中各個部分進行分析...」,其實我們在看的時候可以發現哪些研究做得好,哪些研究是個不好的研究(因為其所運用的理論架構有所缺漏...如在使用紮根理論的編碼方式時,將某個部分省略,使得我們不得不去懷疑它的信度等),但是這些都無法在海報上呈現出來...但是這是些比較內在思路的問題,其實也無從比較...。
五、調查過程
大部分的小組交代其調查過程都交代得很清楚,我相信大家都是拼了老命在做這份報告,當然努力的程度是無法用任何形式的評斷方式來給分的(除非他是組員),所以,交代調查過程似乎就變得很重要。這部分我們也有,但是著墨不深,僅只說出我們調查的流程,卻不能看出我們的努力,他組卻可以交代從頭到尾的過程,其中碰到的問題,走錯的方向等等...其實我們是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做得有多好的。
六、小組合作
在組員相處這方面,因為我也不是其他組的組員,雖然有耳聞,但卻不能替他們做評斷,所以就來說說我們組員的合作方式好了。
美美老師說一個好的團體,需要有帶頭的人、反對的人、還有跟隨的人,或許這是一個標準或理想的小團體要件,但我要引用孔先生的一段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或許時常存疑,對於事物有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覺得,浸淫在這些學問當中,愉快而不自覺的,才是最好的,他們雖然可能對於學問並沒有這麼好奇,但卻非常喜歡追求學問的感覺,或許這就是有許多人提出「組織氣氛」的關係。或許我們小組的相處可能沒有這麼極端的歡樂,但還是相處得非常愉快的,我們的「團體氣氛」很好,當然討論中也會有提出者、反對者與追隨者,但這都隨著情境而改變,我們是屬於一種「共同學習」的模式,總之,我們組員們相處得還不錯,這次的調查我們也很有信心他是個好報告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