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Week 7 蔡明月老師的資訊計量學

Week 7 資訊計量學

這週是蔡明月老師的演講,主題是「資訊計量學」。蔡老師的演講不像是演講,有點像是代課老師在幫我們上課,她帶著我們念了Paper,而且在念的時候還告訴我們研究生該注意些什麼(還有跟政大的學生比較),這堂「課」學到了不少理論(相對的也比較硬)以及研究生活的一些瑣事。以下就老師所談到的作簡單的重點筆記:

書目計量學是什麼?

老師在帶我們念文章的時候,告訴我們年代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現在的學生對於年代的敏感度卻很低,但我想想,若不是研究這方面的歷史,我也不清楚為何要將這些年代記起來(或許老師的意思是說年代的呈現非常重要?),不過既然老師都有提到了,以下就書目計量於各個年代發展的過程做個簡單的介紹:
  1. 1948 librametrics一詞首先被提出
  2. 1969 普里查德提出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一詞
  3. 1923 休姆提出統計書目(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4. 1980 費爾松尼以量化方式測量傳播、出版與作者等領域
書目計量學應用於...?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可以用拉斯威爾的傳播模式來想),書目計量研究的範圍不外乎下列三個部分:
  1. 傳播者v.s.接收者:文章的作者以及閱讀者
  2. 傳播產物(文獻) :文章本身
  3. 傳播內容(文字) :文章的內容
另外如果以研究的領域來看的話,書目計量學有以下幾個方向:
  1. 文獻老化研究(半衰期)─研究結果可提供圖書館制定館藏發展
  2. 引用分析(大陸稱書目對)─可自引文索引資料庫抓取資料分析
單單一堂演講只能大約得到一個書目計量學的輪廓,細節上還是不太了解,不過大概可以給它幾個標籤:純量化研究、起源於傳播領域、應用於圖書館、提供評鑑參考...

我對它的印象大約就是這樣,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偉大」的研究,研究貢獻讓我覺得比較虛無飄渺(如文獻老化與館藏發展制定、大學教師學術產量統計等等...),聽起來可以應用在很偉大的事情上,是可以成為一個評鑑標準的,但相對來說,若沒有成為「第一」的野心,或許這樣子的研究只是為了畢業而將「統計數字」跑完而已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