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研究方法─Week 18

Week 18 最終的考驗

最後的考驗

這次是研究方法最後一次上課了,美美老師突發奇想的,想到了一個測驗我們學習成果的方法,就是讓我們彼此之間兩兩互相訪談對方。經過抽籤以後,round 1是由Lee來訪談我,訪談的主要內容是我有興趣的研究題目,以及在研究方法課程中所學到的東西;
round 2則換我訪談堃瑛,訪談的問題是關於這堂課下來,有哪些概念是她懂的以及不懂的,並請她各舉五個,最後也詢問她對於這堂課的收穫以及建議。

行動面

round 1

訪談開始了,我開始講關於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讓Lee知道,她從「為甚麼要作這個研究?」以及研究「目的」、「動機」、「問題」等,開始慢慢的解釋讓她知道,或許是語言的落差,所以我花了不少時間在解釋我想要做的研究,像是一些專有名詞(如自我概念、線上遊戲等)。所以我跟Lee的對話大部分是在聊我的研究主題,不過他有問到一個問題,就是你覺得學了研究方法對你的幫助是甚麼,而我覺得研究方法可以幫助我瞭解這個世界,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觀點來觀察這個世界,在上完這學期的課程以後,感覺自己的一些思考模式都有些改變了,感覺心思變得比較縝密,也比較能夠看到問題的癥結點,不過這純粹是自己的感覺啦。


round 2

第二回合的訪談輪到我問問題了,這次的對象是堃瑛,同樣我也問她有哪些概念是懂的以及不懂的,而經過她仔細的思考後,回答的問題如下:

懂的概念:質化編碼的方法、實驗法的實驗架構圖、霍桑效應的意涵、量化研究的最少樣本需求、實驗研究架構與一般的研究流程不同。
不懂的概念:量化分析的方法(如X、F、T檢定等)、問卷的預試,之後該如何知道該修改哪個部份?、歷史比較法因為未上到而不懂。

這裡可以看出堃瑛所回答懂得部份,大部分是上課中她自己比較有印象的部份,而不懂的部份大部分是還沒有教到或是老師沒有講到的概念。而對於她這學期的心得,她覺得對自己研究主題的影響很大,在她上過研究方法以後,原本在心中的研究問題就有了變動,另外她也從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習到很多,例如分工作業的過程、用ppt作海報的技巧,以及英文報告和上課的難得經驗等等。

結語

這次簡單的訪談後,除了自己所接觸的兩位同學,老師也有請許多同學發表他們自己的訪談經驗,除了許多懂和不懂的概念非常類似以外,也聽到了許多同學在這堂課所學習到的知識,在這門課的最後,大家結論式的言論,剛好作為研究方法這門課的結尾。


Week 13-2 柯皓仁老師的Semantic web and Otology

Week 13-2 柯皓仁老師演講(2008/12/08)

一學期的課

這次的演講者就不用另加介紹了,是我已經上了一學期課的柯皓仁老師,老師這次跟我們分享的是一些他所做的研究及主題,主題為Semantic web(語意網路)與Otology(知識本體)。

演講內容

首先,第一個主題是
Semantic web(語意網路),這個主題在前陣子來自Milwaukee的穆教授也提過,其實一開始我對於Semantic web並不是很瞭解,不過後來因為課程中一直討論到這個主題,所以才逐漸比較瞭解Semantic web的意涵。簡而言之,我的理解為,Semantic web就是將web的呈現,轉變成電腦看得懂得資訊,這裡可以從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例如將雜亂的html檔轉換為xml格式,而xml格式與html的差別在於,xml可與資料庫、網頁、其他程式語言作相互轉換的功能,並且可以把一篇長長的文章,切割成不同的欄位,在輸出或列印時就可以選取自己要的部份。柯老師也舉了一個例子,如現在國外很流行只買書的個別章節,也可以將不同本書的章節合定為一本,這些都是需要Semantic web的支援才容易執行的。

而柯老師與穆教授的演講差別在於,柯老師偏向介紹技術層面,穆教授則偏向介紹他所研究的個案以及運用面。基於上段的敘述,柯老師這次的演講偏重於
Semantic web的技術,主要有xml和rdf兩種,xml在數位出版的課程中不斷地提到,而rdf則是xml在上一層的描述語言,主要用來定義各欄位資訊的意義,不過rdf似乎仍未被廣泛的使用,老師所提到的也不多,在此就先略過。

演講的第二個主題,
Otology,其原本的意義為「知識本體論」,在這個解釋上我想了很久,Semantic web與Otology為甚麼會有關係?不過後來看了接收了許多的資訊才得知,在Semantic web領域中的Otology意義被經過轉換的,我的理解為:在一個網站中,必須要明確的定義各欄位的意涵,而使用Otology的觀念來設計各欄位的定義,可以使得此網站的知識更有結構。不知道我這樣的理解是不是正確的,不過若以此定義來說,那rdf就可以理所當然的結合Otology,進行網站知識本體的描述。

這次柯老師的演講,我的主要收穫為對Semantic web與Otology概念之間的釐清,雖然對於技術層面仍不是非常瞭解(相信在數位出版課程中老師會有所補強..),不過能夠釐清大方向的概念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接下來就是要學習細節的技術層面了。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Week 15 李鶴立老師的Information Structures & Academic Users

Week 15 李鶴立老師的Information Structures & Academic Users

演講內容

這次所演講的老師是由我們的姊妹校Milwaukee來的李鶴立老師,和剛開學所見到的穆教授是來自同一個學校(怎麼Milwaukee好像很喜歡用華人老師?)。這次的演講內容可分為兩個部份,第一個部份如標題所列,是資訊架構與大學使用者,而第二個題目則是傳統中國的書目分類。

因為這堂課不小心遲到...所以第一個主題就沒有完全聽完,因此以下就我所理解和吸收的部份發表一下自己的想法。

如何產生一個題目?李鶴立老師在演講的過程中,不斷地跟我們說她如何產生這個題目,對於研究的具體過程也交待得很明白,因此在這個部份我覺得獲益良多。另外,在資訊架構與使用者的主題上,老師很強調館員vs使用者的想法,她覺得一個好的研究必須要以多個角度來觀察,才能夠獲得最真實的資料。

老師在演講時也不斷地提出許多問題並且自問自答,感覺謙虛的李老師,其實有很多想法在老師的腦中,她也不斷地提出一些假設性的問題詢問自己,同時也歡迎我們或有想到不一樣的或是有疑問,都可以向她發問。這讓我感覺到了一個很單純(不知道用這個詞是否妥當)的研究者性格,對著問題充滿著好奇,或許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另外,在第二個部份的主題我也很有興趣,其實並不是對於書目分類感興趣,而是「傳統中國的書目分類」有興趣。如李老師所述,她本科是中文系畢業的,所以對於這個主題充滿了興趣,她也與藍文欽合作研究,共同討論這個議題的可能性。老師首先介紹了「七略」這本書,作者是劉向、劉歆父子,是在他們編輯西漢宮廷藏書時所留下的文獻。而李老師從這個古書身上找到了許多以前就有的觀念(例如最簡單的二分法),也暗自感嘆前人知識的力量。其中我最感興趣的竟然是古代中國的歷史故事,老師強調研究這樣的議題,必須要把歷史的脈絡放進去,因此提到了許多中國古代的文化背景(如獨尊儒術、今文經、古文經之爭等),這讓我回憶起高中所讀的歷史課本,也認知到了「圖書館」的研究也可以做的這麼有歷史的味道。

Week 14 大陸圖資主任之座談會

Week 14 大陸圖資主任之座談會

演講內容

這次的演講很特殊,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共請到四位來自大陸的系所主任,來跟我們分享大陸圖資學系發展的情形,分別為南京大學圖資學系的沈主任、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蕭主任、南開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系柯主任以及廣州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系曹主任。詳細哪位主任所講得實際內容我已經記不得了(因為我聽起來都很像,在某位主任發表時也無法認出這是某某主任..),所以我就不逐一介紹每位主任講些甚麼,而是就我所吸收的部份發表一些想法。

我們可以從上述的主任待的系所看出一些端倪,南開與廣州中山大學的主任是待在資管系下,有些是由圖資轉為資管,或者是在資管學院下有一個圖資系或是小組,這與我們台灣的情形有點類似,許多原本是圖書館系的學系,突然改了名字,像是我的母校世新就改成了資訊傳播學系,而在許多學校也將原本名為圖書館學系的學校,都莫名其妙的加上「資訊」二字,由此可以感覺到,似乎圖書館與「資訊」有很深的淵源。

我們就略過圖書館與資訊的愛恨情仇好了,再回到大陸主任們的介紹,他們在「資訊」的包裝下,幾乎四所學校都很重視「圖情檔」的分類,不過他們並沒有解釋圖情檔的意思,照我的理解,應該是分為圖書館、情報學(資管)、檔案學三種,不論是將變成一個系或是一個組,我覺得這樣子的分法還不錯,因為很明確的界定了這個系的主題是甚麼,相對於我們的系所,可能範圍就有點大(不過這也是優點),「圖書資訊學」,包含了圖書、資訊以及檔案,無所不包,我無法去驗證哪樣的方式會對系所好,不過也有許多與我們類似的概念(是從課程中感覺到的),例如強調創新能力、資訊能力、研究方法、重視實踐(實作)等等,或許四個系統對於自己的系所認定都有所不同,有些可能偏向管理層面,有些則是學術研究,但我覺得大家所要求的重點其實是差不多的,對於一個研究生來說都可以學習到很多東西。

他們在演講中,不斷地提出「前沿意識」,前沿這個字我想了很久,因為台灣並沒有使用這個詞彙,是前言?還是前研(前衛的研究)?總算最後在網路上找到了「前沿」的意涵,不過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定義它,不過大概是比較新的、創新、走在前端的意思。相對來說,我們系所可能就沒有這麼強調創新的精神,或許在思考的培養上下了很多功夫,但要「創新」的研究又與研究思考的層次是不太相同的,在這個重點下多一點功夫,也許能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小蝶老師介紹系所

最後就是小蝶介紹我們系所的理念,老師以知識組織、資訊架構以及資訊行為構成的三角形來說名我們所上內容的特性,而我們與大陸系所不同的是,雖然我們很小,但是我們有國際化的觀念,全家就是我家(老師說的),這學期我們也邀請了許多的外賓來演講,不用老師說我們也能夠感覺到所上致力於「國際化」的政策。這次的演講(或是說小型研討會)讓我接觸到了大陸圖資系所的現況,感覺很新鮮,讓我有了一種想要去大陸逛逛的心情。

研究方法─Week 17

Week 17 量化資料分析

認知面

暨上禮拜的量化報告之後,這堂課換美美老師來教我們量化資料分析方法的一些概念,不過這些方法看來是在之後的統計課程會教的,所以今天這堂課主要是給我們一個全面的瞭解,老師也說,這次上課主要在釐清一些名詞,學習量化分析的一些概念,以釐清我們自己的學習意圖。而關於細節的部份老師雖然也有提到,不過吸收的不多。

老師一開始將量化資料分析這個主題分為三個部份,分別為:

1. 原始數據在獲得原始數據後必須先將資料分組(例:男和女),先產生編碼部(code book),再將原始資料(raw data)放入 Coding book中。

老師提到了兩個概念,Code book與Coding book,看起來是差不多的東西,不過我試著理解,Code book應該是一種範本,目的在於用一個表格來呈現所有的變相與概念的命名(定義變相);而Coding book則是用來放置原始資料的表格。

2. 量化資料分析有了原始數據以後,再來就是量化分析,量化分析又分為描述統計與推論統計,在這個部份兩者的區別我也不是非常明白,只大概知道XXX檢定都是屬於推論統計(需要檢驗或測定的變項),而一般的統計分析則是屬於描述統計。但中位數、眾數、次數分配等算是哪一種,雖然有點迷惑,但是我還是把它們暗自歸類為描述統計的範疇,需要檢定的部份才放在推論統計。

而量化分析大部分的名詞都不太懂,除了一些基本的統計在高中有學過外,其他推論統計的部份更是沒有碰過,雖然美美老師有大概提到哪種情況下要用哪種的檢定方法或是統計方法,但在我腦海中還是一片雜亂,以下就我吸收理解的部份,用自己能夠瞭解的語言作一個整理,之後統計的課程中,就可以有目標來把這些概念弄清楚。

單項描述統計
  • 次數分配:將各種不同數值分區,將連續變項轉換為類別變項(在考量是否使用連續變相或是類別變項時,可加入核心理論及研究問題,作為設計時的參考)。
  • 百分比:數值在母數中所佔的百分比。
  • 常態分布:一般情況下所會呈現的常態分佈數值,最大的部份為一般數值,佔68%,其他較低與較高的部份各佔16%。
集中量數
  • 最大值:所有數字中出現的最大數值
  • 最小值:所有數字中出現的最小數值。
  • 平均值:所有數值加總的平均。
  • 中位數:將所有數字排列以後,站在中間的那個數字。
  • 眾數:數字中出現最多次的數。
若呈現非常態分布,可以用眾數與中位數來解釋。

推論統計
  • 全距:最大數-最小數的差異
  • 變異數分析:
  • Z分數:標準間距,跟常態分布有關係,要先把標準間距找出來才能夠分群。
  • 平方和:個案數值-平均數的平方
  • 變異數:平方和除以個案數
  • 標準差:變異數開根號
  • 離散趨勢測量方法:例:班上平均分數80分,有10人100分(離散程度20),10人60分(離散程度20)
雙變項的意涵:為了了解兩變項間的關係

可以從圖形來看出一些現象:
  • 散佈圖:可看形狀方向與密度
  • 形狀:獨立性、直線、曲線
量化研究的樣本數問題

在研究時需要有30個變項,性別年齡為基本人口變項,一般的研究通常會研究性別年齡跟什麼有關,而每個變項裡面的欄位最少要有5個樣本數。所以要多少樣本數,是視變項的多寡而定的。

3. 解釋數據這是在量化資料分析中最難的部份,通常解釋的敘述會用有/無統計上的顯著相關,而相關與否的標準值,就要視此研究的假設是使用對立假設還是虛無假設,這時解釋的敘述就要改為拒絕虛無假設無法拒絕虛無假設?對立假設的解釋則用接受對立假設,或者為無法接受對立假設

感受面

乍聽之下有這麼多量化的新名詞(對我來說),讓我覺得有點慌張,不過經過老師三小時的仔細說明後,稍微對這些名詞有了些頭緒,反而可以知道自己目前到底有哪些不懂,下學期的統計課程,就可以更知道學習的目標在哪了。

研究方法─Week 14

Week 14 如何撰寫論文?

這堂課請三位有作過論文的同學分享經驗(包括我)之前,老師先將了些撰寫論文的技巧,以下先談的,就是美美老師所告訴我們的經驗:

如何找到核心文獻?

1.Cite Ranking:先看Cite Ranking最高的指標。它是個最方便,也是個危險的指標(最多人引用可能是因為對這篇研究的批評較多)。

2.原點:回到原始作者的立場,可以直接與最原始的作者對話。原點=權威,也不怕中間2.3.4手引用的人有抄寫上的錯誤。

研究者的三種性格
  • 管理性格:很快做一個論點,讓大家隨從
  • 教師性格:我說你聽,我就是對的
  • 研究性格: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不斷的重覆找尋
這個部份是老師另外講的,並不在論文撰寫的範圍中,不過我覺得這個分類很有趣,一個學術領域必須要有這三種性格的人存在。我覺得美美老師就是屬於研究性格,因為老師的問題通常沒有正確答案,也能夠接受不同的想法與概念;而我對自己的認知,應該是屬於管理性格的,可能是因為我的個性比較慵懶,所以在團體作業時我常會想提昇效率,想盡快找出最有效率的方法來讓大家遵從,以節省做事的時間。不過當我們身為一個研究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是要培養研究的性格,因為我覺得思考的訓練也只有研究所能夠提供最好的訓練了,而管理性格、教師性格都是可以在別的地方培養的,所以我現在也正在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充滿好奇的求知者。

研究動機與目的的發想

除了可以從本身的經驗、理論、生活環境來找尋自己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美美老師告訴我的重點是:不斷地WHY,再進一步的WHY,而不是單純的想要知道一個現象。
所以當我們在撰寫動機時,拿我的例子來說:

我想要作線上遊戲的研究,why?因為我曾經沉溺於線上遊戲。why?因為很多朋友在那裡。why?因為我接觸線上遊戲的時間比接觸真實朋友的時間來得多。why?因為線上遊戲中沒有社會壓力和束縛。why?因為你做什麼沒有人會管。why?........

這樣子,或許我的研究動機和目的就有脈絡可循了,老師教的這個方法比其他想的到的分類還好用呢。

文獻探討部份

老師也說到了閱讀的幾個層次,
  • 瀏覽閱讀─稍微看看標題
  • 分析閱讀─努力分析內容
  • 綜合閱讀─很多篇擺一起看
  • 創新閱讀─看完之後跑出新想法
對以前的我來說,閱讀不過就一種,叫做「我看完了」和「我還沒看」,我從前看書的習慣,就是不看則已,看了就一定會一口氣看完為止,所以相對的選書就便得很重要。不過在研究所的學習過程中,我們逐漸被培養出可以過濾資訊、瀏覽資訊、分析資訊和激發創意的能力,這樣對我來說就不是只有單單一種方法了,閱讀變成一種多層次的行為,這些層次,尤其在撰寫報告或是文獻探討中可以感覺出來。

經驗分享部份

這次請了三位同學分享自己作過論文的經驗,其中也包括了我,先從我說起好了,我比較偏向跟大家分享我撰寫論文的「過程」及工具,因為我想說其實大家並不會想知道我大學時候做的研究主題到底是甚麼,所以我的分享內容就顯得和另外兩位同學不太一樣。我試想其他同學可能也會碰到的情況,並在分享時提出一些我所經歷過的困境以及學習到的成果,當然,也包括了一些工具,不過對於其他人有沒有實質上的幫助。

易耿的主題我在大學時已經知道了,在這裡就不多談,不過我很佩服他的勇氣和積極,這是相對於我需要學習的地方。另外,維寧的分享又有不同的風味,她最後的結果寫了幾萬字(好像是八萬的樣子?),這讓我佩服她文字撰寫的功力,以及能夠積極參與國科會計畫的決心感到敬畏。在過程上,我與他們兩位不太一樣的是,我沒有參加國科會計畫(現在有點後悔),所以比較之下,我所做的專題論文是沒有經過審核的(事實是如此,寫完之後改寫成期刊格式,連老師都沒有看過最終版的全文),而他們都有經過發表和審核,所學到的東西應該也會比較嚴謹及深厚吧。

研究方法─Week 16

Week 16 小組量化報告

選擇文章

再談論當天上課的報告以前,先來說說我們怎麼設計這次的報告。從第一次Foster的小組作業中,我們想延續之前的題目而繼續深究,所以一開始鎖定目標的時候,就把題目鎖定在資訊尋求的範圍,不過在我們找資料的過程中,發現純粹資訊尋求的文章真的是少之又少(只找到兩篇),所以我們又將範圍擴大了一點點,把資訊檢索這個概念也放入蒐集範圍,不過關於資訊檢索這個主題,大部分的研究都不是在研究資訊行為中的資訊檢索,而是比較偏向技術層面,所以在選擇文章的過程我們就花了許多時間過濾。

開始作業

之後我們就每人分配了一篇文章,經過各自的閱讀以後,我們就想說要把我們閱讀的重點都記錄下來,所以我們就設計了一個重點的檢核表,我們把這個表放在excel,使用google doc線上作業,這讓我們可以同時編輯同一份文件,最後還可以匯出成一般的excel檔案。在我們花了兩個禮拜左右的閱讀、兩個禮拜的製作個人ppt時間,到了討論時我們才發現比較的困難,「該要怎麼呈現呢?」我們常常在討論中出現這個話題,所以我們花最多時間的部份在於,「該怎麼呈現結果?」這個部份。我們不斷地腦力激盪,終於想出了一些辦法,例如把每篇文章的重點部份的分析製成圖表、還有嘗試把其他研究方法與實驗法比較,更嘗試把幾篇文章資訊行為研究的理論位置找出來(不過這幾個部份似乎不是老師關心的部份),不過重點是我們設計了另外一個檢核表,用來分析評斷文章的各個部份,這在最後的呈現只用了一張ppt就帶過了,讓我突然有一種「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感嘆。

在報告的前一天,我們都還在構思與修改,在做的當時也沒甚麼信心,覺得我們整理的東西很複雜,很凌亂,因此這次我們把上次報告所沒用到的遺珠之憾,拿到了這次報告來用。

實驗法來作實驗法」,這個概念來自上次的「用紮根理論來作紮根理論」的想法,我們就運用了實驗研究的架構來串,將我們凌亂的報告,從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最後拼湊成一個比較有邏輯的報告。不過因為我們分析文章的方法並不是實驗法,而且在報告中有許多名詞是不合用的,所以我們將許多名詞修改掉,不過實驗研究的精神還是有在報告中出現(可能大家都沒發覺...),不過對我們來說,其實感覺是非常有趣的。

最後呈現

在報告當天,有了上次小組報告的教訓以後,我們對於這次的口頭報告便不敢輕忽,每人所述內容的時間控制,要提到哪幾個部份,哪幾個部份可以跳過,都有稍微規劃過,所以這次的口頭表現相較上次來說稍微好了些。

而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其他小組的報告,這次的主題是量化研究,不過可能是因為我們沒學過量化分析的關係,除了易耿他們那組有提到分析的定義和用法以外,其他組別(包括我們)都會自動略過這個部份。不過,老師的意思也強迫我們去解釋文章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而是要我們有基礎的概念,以及哪種方法對應到甚麼樣的研究問題或研究結果。

也有幾位同學代筆幫一些沒有假設的文章寫了假設,在上課當天我才確實的知道假設是一定要印證的,所以有了假設就必須要文章後頭解釋,說明此假設成立或是不成立。這個問題在之前也困擾了我們很久,因為我所讀的文章並沒有寫到假設,而老師上課時有提到許多量化研究都是從假設開始,所以我們有一度想幫這些文章把假設補上去,但是想想還是忠於原著,他們寫甚麼就報告甚麼好了,其實我們是上課之後才知道不能隨便加假設上去的。

感想

在報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細節,尤其是作報告的觀念,還有,我們自己必須要有研究的概念。像是「假設」的這個例子,就要有量化研究的概念才可以判斷要不要寫。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自己判斷,自己想像身為研究人員的細膩,以及想像向主管報告,主管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我們在這次的量化作業中可以學習到的。而老師扮演的是我們的評鑑者(也是主管),在我們自生自滅的完成一份作品以後,老師對我們作品的品頭論足,相對的也是對我們自己訓練自己的成效評估,從這次的上課中,可以知道老師認為甚麼是好的思考,甚麼是不好的,還有老師想要我們知道的是甚麼,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難得的學習經驗。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研究方法─Week 13

Week 13 難得一見的Kuhlthau教授

認知面

從我上了研究方法課開始,美美老師就不斷的講到
Kuhlthau教授的ISP模式,後來Foster老師上課的時候,也不斷的使用ISP模式來做例子,ISP模式可以說是我在研究所接觸到最多的一個理論了。

機會很難得的,ISP模式的作者
Kuhlthau教授,被我們邀請來師大參加這個非正式的演講,果然看到了本人,感覺真的很有學者的氣質(我也不知該怎麼講...),這讓我想到作質化研究的老師們好像都有同一種氣質,是一種細膩的、溫柔的、觀察敏銳的一種氣質(如美美老師、珊如老師、和Kuhlthau等...不過純粹是我的感覺)。

Kuhlthau教授不像是Foster老師會刻意放慢講話的速度來讓我們聽懂,所以在聽講的時候有些吃力,好在之前研究方法課的不斷複習,大概可以知道Kuhlthau教授講的內容,主要是在解釋她的ISP模式。

從自己最好奇、最密切的關係著手

Kuhlthau她一開始會做這個題目的原因,是因為她發現她的學生在作報告的時候,可能會有許多的反應,可能是在認知、行動或是情緒上的改變(也「剛好」是我們心得的格式耶),她對這樣的現象開始好奇,她自己也沒有想到,最後的研究結果會變成現在的
Kuhlthau Model」。美美老師在此下了註解:「許多成功的學者都是從小地方開始」,這讓我想到一位大學老師說的話:「偉大的學者都是將複雜的現象用一句簡單的話說出來。」又想到我們自己,有時候是硬要將「簡單的現像用一句複雜的話說出來」,像是有點矯情做作,也失去了我們做研究的目標。

前陣子在做質化Investigation海報的時候,有大概讀了幾篇黃慕萱老師的文章,我發現許多「好的研究」,竟然是這麼簡單易懂,不但不複雜,並且清楚的「告訴」我們這些道理,也許這跟文字表達有關,因為我覺得文字表達要夠簡單到讓別人看得懂,也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行動面

所有人的表現都不一樣,要怎麼去判斷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甚至是成為一個理論?

聽完了Kuhlthau教授簡短的演講以後,我成為發問的第一個先鋒...,上述這個問題也是我平常思考時的一個疑問,每個人的差異性這麼大,要怎麼去認定最後的結果是個普遍的現象呢?

Kuhlthau教授給我了回答:她先蒐集原始資料,再將這些資料編碼,最後找出這些資料間相似的pattern,最後就可以歸納成一個模式或是理論。不過她在研究中也發現,研究對象的表現確實有些跟研究結果的模式不太一樣,這時就可以再深入的探討,不同類型的學生,可能會有怎樣的表現。

要找出一個pattern,大概可以從個人間的相似性著手,這時可能會忽略掉人與人間的差異性,也就是說,這個pattern的意義,是指「普遍是這樣」或是「大部分的人會這樣」,要探討差異性,可能可以再另闢一個問題來探討了。

後來大狼同學也問了幾個問題(我的理解是這樣,若有錯誤的話再修正...),一個部分是基於他個人角色所問的(如何幫助學生),另一個部分則是理論部分的比較(與採草莓理論),Kuhlthau教授的回答簡述如下:

如何教育學生,讓他們更快的步入formulation的階段

  1. 多與學生溝通互動
  2. 可用製圖表的方式幫助了解
  3. 學生的文字表達訓練(如作文、心得)
採草莓理論V.S. ISP模式

每個資訊行為模式所針對點都不一樣,採草莓理論主要針對的是explore與collection這兩階段的探討,ISP模式則是一個全面的理論,但Kuhlthau教授也提到一點非常重要的部分:ISP模式是一個針對「完成任務」這種情境的理論。

感受面

這陣子我在幾個大型的場合上舉手問問題了,這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突破。從前的我對於舉手發問這件事,是非常害怕的,甚至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不過上了研究所,有許多機會可以讓我練習。從第一次的發問開始,心跳加速、緊張、結巴...等等情緒上的反應,雖然很不好受,但結果是讓我高興的,我始終還是可以突破自己,縱使我的個性很害羞、靦腆,不過我還是可以做到的,或許我可以在研究所的過程中學到更多。

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

研究方法─Week 12

Week 12 非反應式研究

非反應式研究又可稱作非侵擾姓測量或是非介入姓測量,亦即被研究的對象不知道自己被研究。而非反應式研究的類型有下列幾種,並說明如下:

1.非反應式觀察

亦即不干擾被試者的觀察,觀察的類型可分為下列三種:
  • 物理證據:如觀察物品的損壞程度
  • 簡易觀察:觀察店面的排隊人數
  • 檔案紀錄:為二手資料,來源可來自各種可取得的媒體。
2.內容分析法

內容分析法可由文字、意義、圖片、符號、想法、標題、或是其他各種訊息,來分析文本的內容,可透過系統化與客觀化的分析,來找出資料背後的脈絡。老師在此舉了一個可以用內容分析法來做的例子,例如分析報紙內容的政治傾向,可以從標題、內容、書寫方式著手,找出報紙的政治傾向。而內容分析法也是一種質量並重的方法,其編碼的方式有點像之前之前所學的質化編碼方式,透過命名,將各種文字意涵轉為精確的意義,在透過量化統計的方式,來統計方式命名所出現的次數。

編碼可分為隱性編碼顯性編碼,其中隱性編碼是如質化的編碼方式般,從文意之中找出屬於它的命名,例如「紅色」代表屠殺、熱情等,相對的效度較高,但信度較低;顯性編碼是從文章中的字詞來計算次數,例如文章中「紅色」這個詞出現幾次,信度較高,效度較低。

而再確認編碼規則、編碼表之後,內容分析法的編碼特性也有一個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編碼員間的一致性(質化分析因為所分析的量較低,所以通常編碼員都只有一個,不知道會不會有類似的情形發生?),通常編碼者之間的一致性需要達到70%以上信度才足夠。

內容分析法也容易與歷史比較法文獻分析法混淆,首先文獻分析法這個名詞常常在論文中看到,其實這是應該去掉的,因為文獻探討並不算是一個研究方法,而通常會用文獻分析法這名詞的研究,其實際上的方法其實是使用內容分析法。而內容分析法與歷史比較法的差異,在於歷史比較法目的在於尋求歷史的脈絡,而內容分析法則是要找出表象的說明,其目的上是不一樣的。

3.次級資料分析

甚麼是次級資料?

就是第二手的資料,相對於訪談、問卷等第一手的資料,次級資料就是別人所整理過既存的資料,例如政府部門的報告,學術團體的統計、網路上的公開資源等等都屬之。

次級資料分析的內涵

適合次級資料分析的研究主題,通常為長時間的研究或是跨國性研究等範圍較大的研究,因為範圍太過廣泛,所以無法使用第一手資料取得方法取得,這時就可以藉由次級資料分析來回答主類研究主題的問題。而使用次級資料分析的方法可能也會造成許多問題,例如研究者與機構對於某名詞的定義不一、或是機構的數據不完整、不正確,以及資料有遺失的可能性等等,都會造成次級資料分析的阻礙。

而次級資料和文獻探討又有甚麼不一樣呢?我想,可能也是目的上的差異,次級資料分析是要獲取研究問題的解答;而文獻探討則是去分析相關研究、理論以及可能對此主題有相關的文獻。

感受面

每次看文章時,都會有些論文會使用次級資料分析的方法、內容分析法、或是文獻分析法,現在終於瞭解,其實文獻分析通常被當作內容分析法,而文獻探討又不屬於研究方法。對於這幾個方法是比較瞭解了,不過還是有一些疑問,因為有看過許多文章都使用內容分析法,但很少看到次級資料分析,不知道次級資料分析法,可單獨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方法嗎?因為次級資料分析法缺乏實徵研究的過程,只單單分析二手的資料,不知道這種類型的研究是否可行?

Week 13-1 令人興奮的獎助學金研討會

Week 13 獎助學金研討會(2008/12/05)

介紹

這次所參加的是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和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所舉辦的碩士論文獎助學金研討會。一開始是頒獎,看到了許多傑出的學長姐站在講台上等待頒獎,我心底也有點嚮往,之後看到了學長姐的口頭報告,逐漸可以瞭解被老師們所一致接受的論文是生成甚麼樣子的,或許這也有可能會成為我未來會投稿的契機。

論文發表

論文發表分為上下午場,在這裡的敘述就不去區分時間的場次,以下就各篇演講人的內容發表我自己的感想:

紀佩姍,台灣大學 《 H-index應用於大學學術評估之探討:以臺灣地區大學為例》

學姐的論文主要是以H-index的指標來進行大學學術的評估,對象為WOS資料庫中所收錄的台灣地區100所大學1998-2007年間發表之論文恕共122437篇,使用書目計量法,計算教授學術之產量,藉由這些統計資料,最後也對於H-index提出一些修正建議。

何怡臻,輔仁大學 《大學生圖書館焦慮之分析》

此篇被老師們評論為「處理完整」、「架構完整」,但是在ppt的呈現可能資訊不太足夠。而圖書館焦慮的這個議題,雖然已經從1986 Mellon就已經提出,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但是這個概念我還是第一聽到,跟資訊焦慮的定義不太相同,而是屬於圖書館使用上的焦慮,算是圖書館使用者的一個調查研究。

粘芸蓁,台灣大學 《 Amazon.com圖書資料檢索結果中所呈現之書目連結關係探討》

此篇論文也被老師們評為文獻結構嚴謹,老師們也提出了圖書館與商業網站的服務與目標性質不同,其實在研究結果的運用上也有可能不同,但學姐的反應極佳,馬上可以反應並說服老師,因為此篇研究的目的在於看Amazon.com檢索結果中的書目連結關係,希望可以供圖書館的資訊系統借鏡。但是Amazon.com以商業利益考量和圖書館的公益考量和兩者之間的館藏內容,其實是有差異的,我認為這兩者的關係還是有一點點的距離。

王盈智,台灣師範大學《國小高年級學童之網路資訊相關判斷研究》實驗法

這篇研究讓我學到最多的是實驗研究的設計,因為剛好前陣子在修習研究方法時,上了實驗研究的課程,所以對實驗的設計特別關心。學姐使用實驗法來取得相關判斷情境的資訊需求內含,並利用螢幕錄製軟體Anicam來紀錄實驗過程並分析,最後在實驗後又以問卷調查法來取得相關的準則重要性以及個人背景資料,是個結構很嚴謹的實驗;而在實驗本身之外,也使用觀察與訪談法來取得更深入的資料,可說是質量並重的研究,不過目前只做了前測,期望看到學姐最後的結果能夠有良好的成績。

張博雅,台灣大學 《從意義建構理論探討公共圖書館視障者服務:個案研究》

這篇研究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學姐與視障者進行訪談的情形,因為視障者視力的關係,所以無法使用網路問卷、線上訪談等方法,而將訪談大綱轉為點字的想法,也遭到學姐的否決,因為學姐認為在翻譯成點字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意義不同的地方,會造成研究的信度減低;而學姐也跟我們分享了她當時訪談的經過,如親自拜訪受訪者等小禮節,讓我們又學習到了一些訪談應該有的態度與技巧。

李銘薰,台灣師範大學 《電腦與數位3C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研究》

學長的研究是使用量化問卷的方式來進行研究,而其變項與問項是從文獻探討而來的(其他感想於問題中提到)。

美美老師的武功秘笈‧《如何學好研究方法?》

美美老師還是看起來充滿好奇心與活力的樣子,每次的研討會都由她開始發問,這次也不例外,而美美老師這次也準備了一個專題的演講,題目是「如何學好研究方法?」,老師仍舊是話中有話,拋出無數的問題讓我們來思考,大部分都是一些觀念與思考性的問題,技術面與操作性的問題老師是不常說的。而這次美美老師也以「練功」來比擬學習研究方法的過程,我想我領悟到美美老師武功的訣竅了,因為我只記得武功的最後一招:「忘機」。

問題?

因為大學專題主題的關係,我對於銘薰學長的論文比較有興趣,他的題目為 《電腦與數位3C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研究》,他在文獻探討中把各種對知識分享的影響因素歸納出來,變為他的變項以及網路問卷的問項,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使用的是質化訪談的方法,所以研究結果也和學長的有點差異,或許大部分的重點是相同的,只是我覺得,知識分享的影響因素,應該需要包涵「負面的知識分享影響因素」,這應該也要算為影響因素之一,但學長的變項中沒有提到負面的影響因素;另外,我大學所分析的結果,發現知識分享一個很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組織的強迫(在虛擬社群應該也會有這種情形,如老闆逼迫員工一定要在討論區上發表文章等),或是其個人身份迫使,如擔當幹部等原因,這些也都是影響知識分享的原因。

或許從一個廣泛的面向來看,知識分享的影響因素可以無所不包,但是有一些重點是目前學者還沒有提到的,首先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身份問題,再來是負面的影響因素也較少探討(但還是有)。所以我就針對上述的疑問向學長提問...

這次是我第一次在這樣大的場合提問,相對的也非常緊張,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在我好不容易的把我想表達的問題描述完以後,最後研討會的時間也所剩無幾了,很可惜的,我這次的問題沒有得到解答,在研討會結束以後,也不見學長的蹤影了。不過經我自我自答以後...發現其實可以找更多文獻來印證我的想法,如果目前真的沒有研究這樣做,或許可以當作一個研究問題也不一定呢!

Week 12 眼花撩亂的海報展

Week 12 眼花撩亂的海報展

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奮鬥以後,終於等到今天了。想起我們前一天才將我們努力的心血印製出來(看起來真的很棒),將海報掛起來欣賞,不過或許我們做完海報以後有點放鬆...所以海報展當天的表現顯得不是非常好...

不過我對於我們這組的investigation還是很肯定的,畢竟花了許多時間與心血,而且其中的內容我們也有自信不比其他組差。在聽過所有同學報告一輪以後,我發現我們除了分析文章的數量較少以外,在分析的深度還是我們比較好(當然要對自己的東西肯定囉!)。但是聽著其他組的報告,洋洋灑灑五張海報黏在牆壁上,其實光看海報看不出什麼端倪來,所以presentation就變得相對重要的多,要如何把我們所努力的過程像說故事一樣的描述出來,讓大家都可以覺得,「你們做的真的很棒!」這其實是需要下功夫的,不過就像上面講的...我們在海報印製出來就自以為已經結束了,所以對於presentation不是那麼在意(因為我們想說海報展嘛,就是讓大家自己看,再由我們來解說),這是我們這次報告中非常可惜的地方。

再來說說別組的海報,我還是對於我們的海報報持很大的肯定(不管怎麼樣都要先有自信...就算是做得最爛的...不過我們做得很好),以下就分為幾個要點來討論:

一、海報設計

首先,是最外表的東西,海報看起來的樣子,這點,我百分之百的覺得我們的海報比較漂亮...不過我們海報的安排上還是有缺漏,因為只有我們是用直式的海報,所以在閱讀邏輯上可能跟其他組不太一樣,或許我們在閱讀的邏輯上可以安排的更好。

在海報設計上我也很喜歡易耿他們那組的,看起來不花俏,簡單明瞭,在報告時也可以抓住整個調查的邏輯,會獲得第一名不是沒有道理的。

二、文章數量

閱讀文章的數量也是老師的評分項目之一,相較於其他組,我們分析的文章簡直是少之又少(只有14篇),不過我們找到了自圓其說的方法,因為我們要分析紮根理論的編碼方式,而分析與編碼的內容只會在論文中出現(期刊、研討會論文不會放這麼詳細的資料),剛好,博碩士論文所有符合我們分析的文章僅只14篇(當然在這之前還經歷過了一段篩選的歷程,總文章數近100篇),就是這樣,一個分析「在台灣」的調查就這麼剛好的順理成章...

不過,我還是對於閱讀很多文獻的組員抱著欽佩的態度,如易耿組的700多篇原始文獻,大狼組的60多篇分析文章,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夠拿到第一名與第二名頭銜的原因。

(PS.在這裡並沒有忽視XX組的其他組員,只是在打的過程比較好表達而已...)

三、研究方法

總的看下來,「好」的調查通常是比較大範圍的調查為主(像上面兩組),當然還有如美美老師所提的,「問對的問題」,這是我們需要再加強的,但在理論的著墨上,我仍舊認為我們是做得比較深的。我們先將題目分為四個子題,先去了解資訊行為、紮根理論、歸納與演繹、資訊行為的研究為何要用紮根理論,並且從各種文章中抽取字句,最後整合內化成我們的定義(這個部分是我們調查的精華,跟其他組相比我們花了較多時間在這上面),雖然這可能在最後呈現上看不到,但我覺得,這才是讓我們真正學習到的東西,透過四個子題,組員互相討論,面臨無法生出結論的窘境,我們絞盡腦汁生出了許多方法整合上述四個主題變成我們的結論(雖然這個做法與Foster老師的想法背道而馳...),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如何評斷一篇文章,發現理論的要件,並且可以評斷這篇文章所用的理論是好是壞,這是相對其他組我們花費較多心力的部分。

四、質的調查還是量的調查?

這次海報展的主題都是以質化研究方法為主,但還是可以將調查的內容分為兩種:質或量?
會這樣分的想法是,如同學術上量的品質優於質的品質的刻板印象,這次的贏家似乎也是這樣(我也不能確定這樣的想法對不對),似乎在文章數量較大,進行統計分析的調查較占優勢,但我這裡提出一點小小的控訴...「他們是對於研究方法的判別以及找出現象,我們則是對研究方法進行剖析,將文章中各個部分進行分析...」,其實我們在看的時候可以發現哪些研究做得好,哪些研究是個不好的研究(因為其所運用的理論架構有所缺漏...如在使用紮根理論的編碼方式時,將某個部分省略,使得我們不得不去懷疑它的信度等),但是這些都無法在海報上呈現出來...但是這是些比較內在思路的問題,其實也無從比較...。

五、調查過程

大部分的小組交代其調查過程都交代得很清楚,我相信大家都是拼了老命在做這份報告,當然努力的程度是無法用任何形式的評斷方式來給分的(除非他是組員),所以,交代調查過程似乎就變得很重要。這部分我們也有,但是著墨不深,僅只說出我們調查的流程,卻不能看出我們的努力,他組卻可以交代從頭到尾的過程,其中碰到的問題,走錯的方向等等...其實我們是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做得有多好的。

六、小組合作

在組員相處這方面,因為我也不是其他組的組員,雖然有耳聞,但卻不能替他們做評斷,所以就來說說我們組員的合作方式好了。

美美老師說一個好的團體,需要有帶頭的人、反對的人、還有跟隨的人,或許這是一個標準或理想的小團體要件,但我要引用孔先生的一段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或許時常存疑,對於事物有好奇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覺得,浸淫在這些學問當中,愉快而不自覺的,才是最好的,他們雖然可能對於學問並沒有這麼好奇,但卻非常喜歡追求學問的感覺,或許這就是有許多人提出「組織氣氛」的關係。或許我們小組的相處可能沒有這麼極端的歡樂,但還是相處得非常愉快的,我們的「團體氣氛」很好,當然討論中也會有提出者、反對者與追隨者,但這都隨著情境而改變,我們是屬於一種「共同學習」的模式,總之,我們組員們相處得還不錯,這次的調查我們也很有信心他是個好報告哦!

Week 11 Foster老師的文獻探討與質化編碼

Week 11 文獻探討與質化編碼

Foster老師已經帶我們上了一、兩個月的課了,英文授課真的挺辛苦的,從一開始完全聽不懂,到後來勉強可以聽懂五成(雖然還是很辛苦),英文聽力的部份進步了不少。不過Foster老師所教的當然不是聽力,而是「質化研究方法」,而這禮拜,老師也跟我們分享他的一些研究和作研究的一些思考,主題是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的基本理論Foster老師在社會科學研究的課程中已經講述過一次,此再複習一次:

為甚麼要進行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基於知識會累積的假設,可以由其他研究者處,分享一種集體式的努力,而研究者再閱讀報告並比較、再製或批評其缺點。總之,文獻探討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找出與自己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品評其優缺點。

文獻探討的類型?

1.自我研究的回顧(self-study review)
2.脈絡回顧(context review)
3.整合式回顧(integrative review)
4.方法論的回顧(methodological review)
5.理論回顧(theoretical review)
6.歷史回顧(historical review)

Foster老師在講解文獻探討這部份的觀念,有部份是重複的,不過這次老師的時間較充足,所以舉了比較多例子供我們瞭解,各種文獻探討類型的定義之前已整理過,以下再將我認為的各種文獻探討類型的用途,在論文中各個結構的呈現來定義:

由上表來看,脈絡回顧建立文獻的相關性與背景說明,並顯示目前的研究的背景與各種觀點,提出某種研究某個問題或未解決的衝突。通常放在文獻的開端。例:葉乃靜老師文章的摘要。而歷史回顧則是回溯某一議題的發展,看起來可能像是某一主題的相關統計(應該也可以是敘述性的),提出前人研究知識的累積情況。可以用來說明研究的背景以及動機,也可在文獻探討中呈現某一主題發展。

自我研究回顧
,主要為確認自己研究的領域和方向,進行相關文獻的探討,以增加作者的信心。通常在研究計畫階段,用於評估自我的研究,並將自我的研究整理組織,以產生更好的創意。

整合性回顧則是作者對某一主題的相關文獻回顧,並做出摘要與簡介,提出文獻中其他作者的正反觀點。例:論文文獻探討第二章、個別出版品(年度評論)、Foster老師2006年所寫的文章。

理論回顧顧名思義就是以不同的理論來解釋同一件事,作者需將兩種或以上的理論加以整合,或延伸提出新的議題。

該怎麼做好文獻探討?

從Foster老師分享的經驗中,他提供我們自己的方法,首先研擬主要標題、次要標題,並將次要標題的文章放一起閱讀討論。通常他會將許多篇文獻一起攤開放在桌面上,然後同時閱讀,並從中找出關聯(當然一定會有紀錄的動作),老師也說,要把一篇文獻探討做好,基本上需要花6個月以上的時間,這讓我們覺得,只花一兩個禮拜作業的文獻探討,其實是不合格的。我們可以從Foster老師身上學到許多作研究的態度以及方法。

質化編碼的方式

另外,Foster老師堅持要把質化編碼的部份教完,編碼的方式共可分為三種,為開放編碼、主軸編碼、選擇編碼,之前的課程中只講解了開放編碼的部份,關於主軸編碼與選擇編碼仍未教到,所以老師就趁演講結束後還有一些時間來進行後續的教學。

因為剛好我們的小組海報的作業就是作紮根理論的編碼,所以對這三種編碼方式算挺瞭解的了,所以在上課時,也比較能夠聽懂老師所表達的,編碼的筆記之前也有整理過了,如以下所示:

Step 1 開放譯碼(open coding)

開放譯碼的過程,首先要把概念抽解出來,而對象是原始資料本身。既然叫做開放譯碼,我的解讀是先將一堆原始資料編碼(即以概念命名,譯碼的練習,CO=complain, WI=wife, MO=motivation),再根據資料的概念性質給他一個適當的命名。而質化研究的測量就是觀察記錄,研究者就是研究工具,所以研究者需要分析解釋原始資料。

Step 2 主軸譯碼(Axial coding)

主軸譯碼的對象是開放譯碼經過命名的編碼,其內涵是將概念重新組合,可以把原來已經過命名的概念,變成有階層式的概念,或是把概念變成有前中後順序的組合。
這樣的過程會產生一組的理論,概念與概念的關係又會呈現出來,所以又叫做紮根理論的過程。

主軸的意涵:有順序的(可以時間作為主軸順序) 、群集的
e.g. marriage →after and before marriage

Step 3 選擇譯碼(Selective coding)

從原始資料選出可以解釋編碼意義的文句,如練習中將CO,WI,MO等對應到原始資料是第幾行。

Week 9 蘇小鳳老師的RFID與隱私權和讀者訴願

Week 9 RFID與隱私權以及讀者訴願

RFID和隱私權

這星期由中興大學圖資所的蘇小鳳老師為我們演講,主題剛好分為上下半場,首先是跟我介紹之前委託我們協助的RFID與隱私權研究,那時剛好看到映竹在協助蘇老師發放問卷與訪談,而問卷的內容我也有大概看過,所以對這個主題比較有印象,而主要的議題是,圖書館RFID的借書證,裡面所包涵的資訊有?裡面的資訊是否會侵犯隱私權呢?小鳳老師設計了問卷詢問幾所有RFID大學圖書館的使用者,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RFID借書證可以紀錄的資訊,以及可公開的項目。

簡單的結論已經出來了,大部分的人如我們想像的一樣,個人隱密的資訊都是大家不想公開以及紀錄的,例如真實姓名、住址、身份證字號等等,其餘比較不相關的紀錄資料就比較不會那麼在意,不過RFID卡裡面真的會有這麼多的資訊嗎?我個人比較保守,像是捷運的悠遊卡,我覺得如果裡面有所有搭車資訊的紀錄,就已經很恐怖了,因為如果有有心人想要瞭解你的話,從一些資訊上就可以得知,比如說,你每天到了哪些地方,在這些地方大約呆了多久,等等...而且我也無法得知悠遊卡裡面是否有這些資訊存在,也不明白該如何取得這些資訊,只是如同小鳳老師說的,不知道的時候沒有關係,一旦得知就會開始緊張...所以我覺得,如果圖書館的RFID機制,可以紀錄個別使用者的完整資料的話,我是抱著贊同且越多越好的態度,如同老師所舉的炸彈客的例子,就是從圖書館的借還書紀錄破案的,圖書館存在這些資訊一定是有益處的,但是相對的,圖書館員必須善盡保密之責,絕不能將這些資料流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光想像也會覺得慌張。

讀者訴願

下半場,小鳳老師講到了讀者訴願的議題,老師幽默又有活力的邁入了這個主題。因為似乎這篇研究仍未完成,目前只進行了一半,所以老師跟我們分享了一些這個議題的看法還有一些親身的經歷。關於圖書館的訴願(也可以說是抱怨或投訴),我壓根就沒有想過,跟「以前」的小鳳老師一樣,就算碰到問題也會自己摸摸鼻子就算了,且在我們國內,訴願這個活動似乎不太流行,大家都傾向於跟自己的朋友抱怨居多,抱來抱去心中的怨恨就逐漸消散了...不過小鳳老師說,其實訴願是有益的,不在於發洩自己的情緒,而是訴願能夠直接的反應該機構需要改進的地方,試想,如果在圖書館中,過期還書罰金的制度不斷地收到讀者的訴願,而且訴願的點為罰金太高,這時圖書館就可以考慮修改或是重視這個制度,所以訴願是可以提供圖書館一個震撼又有效的改進方式的。

雖然如此,基於我本身的個性,我還是不會向圖書館訴願,縱使它的服務再怎麼不好,通常是採取和朋友抱怨居多,不過通常都是非常小的事,或許連抱怨都不算。從研究角度來看的話,老師的這個題目是我目前看到圖書館相關研究中最有趣的題目,我是不知道有沒有人研究過類似的題目,不過訴願的議題感覺是很有趣的,而且對於圖書館又可以提出實質的建議,使我對圖資領域又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Week 8 陳志銘老師的數位學習

Week 8 數位學習相關研究

陳志銘老師這週所帶來的數位學習內容很有趣,提到了許多新科技運用在數位學習上,像是拿著PDA到圖書館學英文這種情境式的遊戲,或是為學生而設計的英語學習機,這些研究聽起來都比較實務,並且可以直接看到學習的成果,讓我覺得不太像是研究,而像是去研發或是配合一種新的科技(雖然研究根本上的目的就是運用在生活上),來讓數位學習更加完善,這些都是活用的知識,讓我很感興趣。

尤其是老師有提到數位遊戲在現在是不可或缺的多媒體產品,更是我想關心的議題,目前已經有許多人在做數位遊戲與數位學習相關的研究,像是虛擬實境的學習,就有人拿來當作醫療(模擬手術)、軍隊訓練(射擊遊戲)的輔助工具。另外老師也提到了許多目前新的科技,將來可以運用在數位學習上的:

  • 環境,RFID感測器、網路、生物資訊
  • web 2.0技術:wiki、blog、rss
  • 電腦遊戲vs教育
  • 虛擬實境、擴充實境
  • 人工智慧

可惜陳志銘老師對關於遊戲式學習的議題所討論的不多,但陳老師在其演講中也有提出一些觀點是值得讓我們思考的。例如數位學習,他認為這在當初翻譯時就翻得不好,應該將Digital-learning改為Learning-digital,因為目前國內的情況,都太過強調數位學習的「數位」,而較忽略了「學習」的本質,太多人關心「技術」而不是真正使用此技術的目的。但陳志銘老師雖然關心技術,但卻關心學習與數位技術的結合,例如他與政大附中合作的使用PDA學習英文單字的案子,就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實驗性、實際的一個研究,讓研究變多更多元,更有趣,而不是單單只在技術的突破與理論的發展而已,這讓我看到了研究的不同面貌。

此外,以上的例子也可以運用到其他的名詞,例如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y)、數位XXX等,其實都應該把digital給放在後面,因為應該強調的是運用數位這技術的本身,而不是在探討技術。

最後,陳老師提出一些未來可以繼續發展的研究,如情境感知系統、RFID等等與數位學習的結合,老師舉了一個例子,有研究將生理資訊感測,放到研究生與指導老師的Meeting中,學生那端除了顯示視訊,同時也連接上了生理資訊感測,這讓老師的這端可以同時得知學生的生理與心理反應,進而控制交談的內容與步驟(不過這聽起來很可怕..想甚麼老師都可以得知..),或許類似的研究可能成為未來研究的趨勢也說不定。

Week 7 蔡明月老師的資訊計量學

Week 7 資訊計量學

這週是蔡明月老師的演講,主題是「資訊計量學」。蔡老師的演講不像是演講,有點像是代課老師在幫我們上課,她帶著我們念了Paper,而且在念的時候還告訴我們研究生該注意些什麼(還有跟政大的學生比較),這堂「課」學到了不少理論(相對的也比較硬)以及研究生活的一些瑣事。以下就老師所談到的作簡單的重點筆記:

書目計量學是什麼?

老師在帶我們念文章的時候,告訴我們年代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們現在的學生對於年代的敏感度卻很低,但我想想,若不是研究這方面的歷史,我也不清楚為何要將這些年代記起來(或許老師的意思是說年代的呈現非常重要?),不過既然老師都有提到了,以下就書目計量於各個年代發展的過程做個簡單的介紹:
  1. 1948 librametrics一詞首先被提出
  2. 1969 普里查德提出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一詞
  3. 1923 休姆提出統計書目(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4. 1980 費爾松尼以量化方式測量傳播、出版與作者等領域
書目計量學應用於...?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可以用拉斯威爾的傳播模式來想),書目計量研究的範圍不外乎下列三個部分:
  1. 傳播者v.s.接收者:文章的作者以及閱讀者
  2. 傳播產物(文獻) :文章本身
  3. 傳播內容(文字) :文章的內容
另外如果以研究的領域來看的話,書目計量學有以下幾個方向:
  1. 文獻老化研究(半衰期)─研究結果可提供圖書館制定館藏發展
  2. 引用分析(大陸稱書目對)─可自引文索引資料庫抓取資料分析
單單一堂演講只能大約得到一個書目計量學的輪廓,細節上還是不太了解,不過大概可以給它幾個標籤:純量化研究、起源於傳播領域、應用於圖書館、提供評鑑參考...

我對它的印象大約就是這樣,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偉大」的研究,研究貢獻讓我覺得比較虛無飄渺(如文獻老化與館藏發展制定、大學教師學術產量統計等等...),聽起來可以應用在很偉大的事情上,是可以成為一個評鑑標準的,但相對來說,若沒有成為「第一」的野心,或許這樣子的研究只是為了畢業而將「統計數字」跑完而已囉?

Week 5 資訊政策

Week 5 資訊政策

這週的演講者是個外國人,他
是任教於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Peter Warning教授,演講的主題是Information Policy。終於如我的想像,是一個外國人的樣子,加上研究方法課的Foster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讓我有一種身在國外留學的感覺...,但有點遺憾的是,上課的內容大部分都聽不太懂...。

我本身對於資訊政策這個議題就不太了解,而且又是英文的演講,所以對於演講的內容吸收很少...之後再複習ppt,對於這方面的主題的興趣也較低,所以單就提我課程所吸收到的一些概念:

資訊政策是什麼?

difinition─tell you to do something what to do

goal─information exchange

為什麼要有資訊政策?

多年前在大陸要取得網路與電腦設備的使用相對困難,但近來因為政府政策,逐漸讓電腦的使用逐漸普及化,我猜想裡面有一些原因:大陸多年前對於網路言論的限制嚴格,近來相對較好,例如對網咖的管制就非常嚴格,使用者使用網咖的電腦設備,都需要登記自己的身分,而大陸政府也可因為這種制度很快的消減網路犯罪,相對的對於網路言論的限制以及給使用者的壓力也較大。

所以,我的看法是,資訊政策對於整個資訊市場、資訊使用、資訊安全等等...影響非常大。所以必須要有資訊政策來控制整個國家的資訊狀況。

資訊政策在哪裡?

除了上述的例子以外,Peter老師舉的圖書館censorship也是一例,也就是圖書館的禁書,以下引用網路上的一段文字:

禁書之意義:「禁書,是國家透過行政手段下令禁止列印、流通、閱讀和銷毀的書籍,是書籍的內容或作者與當時專制政權的統治以及忌諱發生矛盾的結果,其性質是對自由與異端思想的罷斥與禁錮,也是一種圍剿文化的野蠻歷史現象。」

(資料來源:禁書之探究─http://www.lins.fju.edu.tw/mao/pl/censor.htm)

從黑體字可以看出,「行政手段」也就是宣布「政策」,下令禁書,也就是對於資訊列印、流通...等限制。而當公布了這個政策以後,其後對於圖書館、書局、書店等有書的地方也就產生了影響,例如,若想找一本製作炸彈的書籍,在這些地方是無法看到的。

資訊政策該在哪裡公告?

以上是我對於資訊政策的一些想法,當然有些可能是不正確的...但也沒辦法證實...。那資訊政策該在哪裡公告呢?Peter教授也提出了這個問題讓我們思考,我覺得資訊政策刊登的媒體,應該要視對象而定,比如說電視的分級制度,對象就是這些看電視的人們,所以就適合在電視廣告上宣導;禁書內容的公布,對於一般人可能就不太重要,它就可以放在政府的公告(可能是網頁),讓需要的人可直接取得就可以了。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Week 10 阮明淑老師演講─知識組織

Week 10 知識組織

這次是好久不見的阮老師來演講,主題是知識組織。
前兩個星期聽到了小蝶老師說阮老師住院了,讓我很擔心,當天到了學校老師就不在了,問了助理們,看起來他們不太擔心老師,讓我覺得老師只是「休假」兩個禮拜而已,相較的我就沒有這麼擔心了。

這次看到阮老師,果然氣色還不錯,神采如昔,演講的內容也有很多是耳熟能詳的,例如概念、術與、所指的金三角,就是老師時常叮嚀我們必須注意的;另外還有資訊傳播學的上中下游概念圖,真的很懷念,從大一到大四許多老師都有拿出來講過,應該也看過了5、6次了。

不過這次阮老師還是帶來了新東西,她將主題轉到知識組織與圖書資訊的結合,引用了Hjorland這位老先生的思想,他認為圖資學界太過重視標準與技術,少了自己本身的知識活動(是這樣沒錯),並給我帶來知識組織的理論。

以下為重點筆記

  • 知識管理的重點:分享→創新:商品、服務→競爭力
  • 教授必須都要有一個自己知識主張,而且必須出書,這樣才是一個好老師
  • 訪談必須親力親為,並且要想辦法問出最多的東西
KOP(Knowlege organization process)
  • classification─分類
  • indexing─書後索引、給關鍵字
  • labeling ─給標籤
  • summarizing─去蕪存菁,定題目、寫摘要、給關鍵字
KOS(Knowlege organization system)
  • 用來組織知識的工具
  • 如:阮老師請非資得寫的資料庫系統
  • 或,知識管理系統中的組織功能?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研究方法─Week 10

Week 10 問卷的基本概念


認知面─設計一個好的問卷

待學習問題
  1. 問卷調查的重點:設計問項─變項與問項
  2. 怎麼做一個好的問卷?
  3. 問項決定=問卷完成?

­­­­­

研究問題與變項的產生


雙足理論:產生於...1.實際觀察 2.前人的理論

調查研究將研究概念轉變成變項,開始會有自己的理論架構。由此可知,問卷調查這種量化研究,是先有假設與理論→產生變項→問項→測量變項→檢驗假設或理論


變項的測量


測量是很多面向的:

包括有形的:重量、長度;無形的:溫度。

也包括了非常抽象的:興趣、性格、智商等。

因為測量單位不同,測量工具也不同。


問卷只是一種蒐集資料的方法,可配合實驗研究(在實際的場域中做的實驗、例如教室中教學,必須詢問學生的意見)或是調查研究等等


調查法:關聯性的研究

以相同的問題讓許多人回答,檢驗出其因果關係。通常遵循演繹法則,與歸納法正好相反


問卷調查的特性

  • 研究工具=問卷、問題
  • 最後實證測量和分析資料實證結果
  • 研究問題的答案是可用變項來測量的
  • 由問項的答案轉為變項
  • 事實性、態度性的問題,最適合用調查法

  • 大樣本調查,具備統計上的意義
  • 比實驗研究更有彈性、更容易實施
  • 有標準化的作用

缺點
  • 因為失去了創意見解、觀察、經驗,而有所侷限
  • 不能夠釐清社會脈絡
  • 效度較弱(能夠回答研究問題的效力)、信度較強(因標準化的研究架構)



如何建構一個好的問卷


人人都會炒菜,但要怎麼把菜炒的好吃呢?

1.研究一定要有一個站的住腳的理論架構,問題問題與理論的相關為何?

2.操作型定義要非常清楚


形成假設理論:觀察有興趣的東西、和前人的理論

  • 答案類別的設計:類別(敘述變項)和非類別(數字變項)
  • Example:A請問你今年幾歲?B請問您今年幾歲?C請問您的年齡區接?D請問您的年次?(在問卷設計當中要使用哪種類型的變項?我選D,可得到精準的資料,並且不會造成受訪者的不適,且若選D,也可以透過轉換變成ABC三種樣子)
  • B是連續變項,C是類別變項
  • C的區間要等距
  • 非類別的答案(數字變項)利於統計的資料分析
  • 年齡就是一個變項
  • 可透過焦點討論,不斷的對話、互動,把焦點顯現出來
  • 設計問題時先呈現事實問題→態度問題→情感問題(具體到抽象)
  • 問卷問題的順序:時間順序(時間演進)、內容順序(內容邏輯)、類別順序(類別的邏輯)


問卷問題呈現方式


簡單式:一筆一筆列出來

列聯式:分階層,或有跳過的題型

矩陣式:畫成矩陣問題


問項決定並不等於問卷完成
設計完問卷,必須透過預試(前測),再修改問卷不妥的地方,才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步的後測、分析等


問卷的類型

  1. 結構型問卷:利用文字表示或圖畫表示(如不識字的人)
  2. 結構型問卷又分為:封閉式問卷(選項固定)、開放式問卷(其他、請說明、選項是開放的)、混合式問卷(有限定提項+開放的),以研究者為主的問項設計
  3. 無結構型問卷:等同於質化取向的訪談大綱,以受訪者為主的問項設計


問卷實施方法


郵寄:回收率較低

電話訪談:成本高

面對面訪談:成本高

特殊情境(焦點團體):較屬於質化的分析,因為有許多開放的問題


行動面─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是讓我們將幾個問題改成一份問卷,我們將問題的概念澄清,重新將敘述改寫成清楚的概念,我們把原本問題所使用的10等地放在問卷勾選處,但老師告訴我們,通常等地只會用到7等(通常為357),經過修改以後如上圖。



感受面


美美老師一開始就跟我們說,研究方法教科書是匠化的知識,而研究方法的訓練是需要體會的,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學會,是一種默會的知識,需要自己操作才可以得到。而在經過這次Foster老師出的調查練習,從跟Foster老師的討論、小組的討論當中,學習到了非常多東西,尤其是培養研究的思考,以前針對研究提出問題,這都是在教科書中沒有的,果然研究方法還是需要實際的練習才可以學好。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自我介紹

今天很無聊的模仿Kuso model弄了下面的東西。